向榆关(六)(1 / 2)

良嫔听了这话,登时犹如五雷轰顶。她一下跪倒在地上,慌忙请罪:“陛下!妾......妾没有跋扈!只是,只是韶宝林以下犯上!”

她说完,像似抓住什么希望,指尖指着韶明珠,语气尖锐,“韶宝林她眼里没有妾,便是藐视陛下!陛下.......妾只是想出口气......”

说到最后,她语气哀切,字句都像真心为了皇家颜面。

她倒是也聪明,知道这个时候只能搬出礼仪尊卑来为自己正名。可皇帝听了,却是不置一词,他扫视众人一圈,随口问不远处几个立着的奴婢,“你们说,韶氏有没有以下犯上?”

良嫔在宫中人缘不好,几个宫人面面相觑,又觉得韶宝林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,便吞吞吐吐道:“这......奴婢们也没看清......”

良嫔气急败坏,要不是顾及着圣上在这里,估计早就跳起来发火:“ 你们几个睁眼说瞎话的奴婢!方才韶明珠明里暗里嘲讽我,你们都没听出来不成?”

这话倒也不完全是托词,韶明珠的确是暗地里嘲讽了她几句,但既然不是明着犯上,宫人们说没听出来也不是不行。

这个哑巴亏良嫔只能吃下,但依旧不服气,气得胸膛不住起伏,对着皇帝高声辩道:“陛下,您平日里不是说过后宫无规矩不成方圆吗?今日犯宫规的是韶宝林,妾教训她也是理所应当!”

……

还未等皇帝开口,众人便听到一声笑。

“良娘娘,你说韶明珠犯上,我听着却不大信。她平日里话少,胆子又小,我声音高些她便怕——你可莫错怪了她。”

姜钰双手交叠在身前,姿态随意,说话的时候居高临下看着良嫔,语气虽然含着笑意,但眼中却是半分笑也无。

众人听了,心里明镜似的——太子殿下这是明着维护韶明珠呢。

从头至尾,韶明珠一句话也不说。无论是良嫔指责她,或是太子殿下维护她,始终垂眼站立,不发一言。

良嫔看看太子,又看看韶明珠,脸上又惊又怒。

她一心想要辩解,却又看见皇帝脸上的不耐烦,顿时把即将出口的话都咽了下去。良嫔跪在地上,大气不敢出。皇帝似乎有些疲累,不愿再为了这等鸡毛蒜皮小事而费精神。

“行了,你也不必再辩。是朕亲眼瞧见你张狂的模样,不是旁人诬陷——朕就罚你三个月月俸,禁足一月吧。”

“陛下!”

良嫔大惊失色,惶惶然伸出手想要拉住转身疾走的皇帝,“陛下!……您宽恕妾一次吧!陛下!”

皇帝不耐烦再听她说下去,加快了脚步。

姜钰今日和皇帝一同出来,乃是父子之间有事相商议。皇帝走了,姜钰没有立即跟上去。他又看了一眼韶明珠,唇角微扬道:“早些回宫去,再惹出事来收不了场,便是活该挨罚了。”

韶明珠福身:“......是。”

......

皇帝和姜钰走后,众人脑子中紧绷的弦才终于松下来。太子妃长舒一口气,看着韶明珠的眼神有些复杂,半带酸意道:“如今殿下真是看重你,这般叮嘱,我们难得能听见。”

韶明珠知道太子妃没什么心眼,有什么便说什么,于是也不往心里去,笑道:“殿下再看重妾,也只有太子妃是殿下的妻子。太子妃有如此宽仁心肠,妾们才真是好福气。”

说罢,她看了张孺人一眼。张孺人心领神会,跟着附和。

太子妃这才舒了心。她没什么城府,喜怒哀乐皆形于色,韶明珠和张孺人这么一奉承,便又什么事都没有了。

她自知讨不到姜钰欢心,韶明珠虽说得宠,却不像白良娣那般阴滑,对她百依百顺,她也很看的惯她。

“你们就知道哄我罢了。”太子妃面上也染了疲倦,她抬头看看天,天边已是一抹霞色。霞光沿着天边蔓延过来,似近似远,似清似晕。

一行人离开皇宫,很快回到东宫。刚迈进宫门,一个宫女便来通传,“太子妃,不好了!今日午后白良娣便腹痛不止,眼下传了太医看过,也不知有没有好转......”

白良娣身怀六甲,腹痛可不是小事。太子妃瞥了那宫女一眼,略带薄斥道:“慌什么?既然传过太医,那边按着太医的方子给她治就是了。我又不会医术,你同我说有什么用?”

“太子妃。”

韶明珠连忙打断她。

她见太子妃口无遮拦,连忙上前拽了拽太子妃的衣袖,低声道:“太子妃掌管东宫,白良娣如今怀着身孕,又突然腹痛,太子妃应当去瞧瞧才是。”

太子妃打心眼里是不愿意去的。她和白良娣多年的死敌,巴不得她多灾多难。可她却又害怕,若是白良娣的孩子有个什么好歹,皇后和太子怪罪于自己。

于是不情不愿,带着韶明珠往白良娣院中去。

安兰院里静悄悄的,宫人们静立于廊下。太子妃实在不愿意见到白良娣,在她身上费口舌。便站在院子里,随手招了个宫女来问:“你们良娣怎么了?好端端怎么腹痛起来?别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吧?”

宫女恭顺答道:“良娣午后腹痛,如今吃了太医开的药,已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