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榆关(八)(1 / 2)

第25章向榆关(八)

没过多少日,便到了出京秋猎的时候。

兰山围场地处偏北,从严防把守的京城出去,足足要走上一天一夜才能到,更别说皇族浩浩荡荡车马随从,向来都是走走停停,两日左右方能入围场歇息主子们一路上坐车看景,满山秋叶初红,赏心悦目,心旷神怡。可底下的下人们却苦不堪言,走时累得腿脚发软,停时还要忙着端茶送水。就这样一路颠簸,到围场时候,众人皆是风尘仆仆,贵人们便去歇息,奴婢们也能喘一囗气。

韶明珠的车辆跟在太子妃和太子的后面,稍微要小一些,但对于一人来说依旧宽敞。只是韶明珠没出过什么远门,日夜兼程下来,难免有些不适。她坐在围帐里,喝了口茶,勉强将不适压下去。芮静忙着在一旁叠整衣物,韶明珠百无聊赖往外看,只见漫山遍野,烈烈秋红。霜刃磨秋色,旌旗动晓光。围场三百里,猎火照天狼。这便是兰山围场的全貌。

纵然韶明珠听说过此地逢秋冬壮观,也不由得赞叹。日头稍微往下沉了些,芮静收拾好东西,见韶明珠想出去,便陪着她出了营帐闲逛。此次东宫陪伴太子出来的姬妾,便只有太子妃、白良娣、韶明珠三人。太子妃正陪着皇后,白良娣有孕在身不宜多动,韶明珠也就只能和芮静说说话了。

主仆俩走了一路,所见皆是宫中没有的景象。溪流潺潺,韶明珠坐在一块石上,风拂裙摆微动,她拨开贴在额上的发丝,忽然问芮静:“芮静,你会骑马吗?”

说完这话,不光芮静,就连韶明珠也忍不住笑起来。像她和芮静这样,从生伊始便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,哪里会骑马呢?她们自小受的教导,便是女子一举一动都要墨守成规。步子不能大,笑容不能放荡,哪怕说句话也要在脑中环转好几遍。

但韶明珠今日偏偏就生出几分执着来。

离她不远处,有几个侍卫正牵马而过,韶明珠起身走过去,说明来意后便小心翼翼上马。

侍卫为她拉着缰绳,芮静在一旁提心吊胆。可当马蹄动起来那一刻,当清风坦然拂面,纵然只是缓慢走走,韶明珠心中也生出许多畅快。她掌心压在鬃毛上,只觉得四周是格外的天高地阔。姜钰看见的,就是如此不寻常的韶明珠。

姜钰站在坡下,瞧着马背上动作生疏而谨慎的韶明珠,看她渐渐舒展眉梢,展露笑颜。

他静默片刻,朝着马背上的人遥遥高声道:“你想骑马,我教你。”韶明珠一惊,又不敢突然转身,只得侧过眼。她看见是姜钰,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。侍卫跪在地上,她连下马都不能,只能尴尬抓住缰绳。风在他们中间顾盼流转,韶明珠抿唇,看着姜钰一步一步,从坡下走上来。韶明珠脊背有些僵,她看见姜钰伸出双手,抓住了缰绳,翻身利落上马。姜钰的手臂,揽住了韶明珠整个身子。他道:“不要怕。”姜钰夹紧马腹,马由缓到疾跑了起来。当马蹄彻底跑起来的一瞬间,韶明珠感到一阵飘忽,她低呼一声,下意识攥紧了姜钰的手腕。姜钰笑了笑,他娴熟纵着马匹,同时任由韶明珠抓着他的手一-他似无声告诉韶明珠,有他在,她便不会摔下去。

耳畔呼啸,韶明珠渐渐也敢睁开眼。

山川树木皆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在身旁退去,她内心由最初的恐慌,也渐渐生出了快感来。至少这一刻,在马背上,她所厌恶的一切都追不上她。姜钰几乎能感觉到韶明珠跳动极快的心跳。姜钰是个很善于反思自省的人。最开始他看待韶明珠,除了一丝怜悯之外,便没有什么多余的情绪。纵然韶明珠有一副好皮囊,说话做事也乖觉,姜钰从不觉得她和别的女人有什么不一样。

可后来,只要是有韶明珠的地方,姜钰的视线就会在她身上停留。姜钰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耽于儿女情长的人,更令他恼火的是,韶明珠好似从来不把自己放在眼中。

她尊重他,把他当作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人。这让姜钰觉得,自己和庙堂里那一座座泥木塑像没什么不同。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。而人有时候就是如此古怪,越是寻求不到的东西,便会生出许多执念来。

纵使姜钰并不愿意承认,可他心中那些平日不显露的东西,却时时刻刻提醒他一一储君之尊,也是俗人。

此时山坡下边,却站了不少人。

皇帝身子虚弱,到了兰山围场后,便由皇后伴着出来走动透风。皇后身边又跟了太子妃、白良娣以及几个后宫妃嫔。姜钰和韶明珠同乘一马的景象,便实实在在落在了他们眼中。皇帝久久不语,身后众人也神色各异。过了许久,皇帝咳嗽两声,问皇后:“朕听说,这个女子,是你为太子找寻的?”皇后笑容得体,她搀扶着皇帝,一边示意奴婢把茶水端上来,一边答道:“是。这韶氏是永宁侯夫人为妾引荐的良家女,妾瞧着喜欢,便送去东宫服侍太子了一一陛下瞧着,可有什么不妥?”

皇帝凝视着她,过了会儿,才缓缓道:“皇后的苦心,想来太子能明白。你们母子情深,朕瞧着也舒心。不像欣.吃….他提起姜欣来,皇后脸色变了一变。但很快,又毫无痕迹接了话,“三皇子和云妃,不过是有些误会。哪一日三皇子懂事了,自然也是能明白云妃的难处。”